《将军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初版
《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版、《沦落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
《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长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
《小人小事》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6月初版、《还魂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12月版
《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与玉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
《李大海》作家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
散文合集
《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
《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
《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
《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
《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
《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
《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
《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 巴金萧珊书信集》
《再思录》、《随想录》
文学译著
《薇娜》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6月初月初版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上海新宇宙书店1929年10月初版
《骷髅的跳舞》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
《丹东之死》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7月版、《草原故事》上海马来亚书店1931年4月初版
《秋天里的春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过客之花》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6月初版
《门槛》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5月初版、《叛逆者之歌》平社出版部初版本
《夜未央》(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迟开的蔷薇》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1月初版
《父与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7月初版、《处女地》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
《快乐王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3月初版、《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6月初版)
《六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9月初版、《红花》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初版
《癞蛤蟆与玫瑰花》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1月初版、《木木》上海平民出版社1952年初版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初版
传记忆作
《蒲宁与巴布林》上海平民出版社1949年12月初版
《狱中与逃狱》广州革新书局1927年5月初版
《我的生活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8月初版
《地底下的俄罗斯》上海启智书店1929年8月初版
《我的自传》上海启明书店1930年4月初版
《俄国虚无主义运动史话》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8月初版
《狱中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4月初版
《一个家庭的戏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狱中十二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l2月初版
《回忆契诃夫》上海平民出版社1950年1月初版
《回忆托尔斯泰》上海平民出版社1950年4月初版
《回忆屠格涅夫》上海平民出版社1950年8月初版
《回忆录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5月初版
《往事与随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初版
理论作品
《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1921年4月《半月》17号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时事新报·学灯》1925年12fl 21日
《列宁论》《时事新报·学灯)1925年12月29日
《马克思主义卖淫妇》《时事新报·学灯)1926年1月19日
《芝加哥的惨剧》旧金山平社1926年5月初版
《革命的先驱》上海自由书店1928年5月初版
《断头台上》上海自由书店1929年1月初版
《俄罗斯十女杰》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10月初版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上海自由书店1930年7月初版
《俄国社会运动史话》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9月初版
理论译作
《面包略取》上海自由书店1927年1月初版
《面包与自由》上海平民书店1940年8月初版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海自由书店1928-1929年初版
《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6月初版
《蒲鲁东底人生哲学》上海自由书店1929年初版
《告青年》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6月初版
《万人的安乐》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5月初版
《西班牙的血》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7月初版
《西班牙的黎明》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7月初版
《西班牙的曙光》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3月初版
《西班牙的斗争》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4月初版、《战士杜鲁底》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8月初版
《西班牙》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1初版、《一个国际志愿兵的日记》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月初版
《西班牙的日记》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月初版、《巴塞罗那的五月事变》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月初版
主编刊物
《文化生活丛刊》(1935年一1952年)、《文学丛刊》(1935年一1949年)
《文季丛书》(1939年一1951年)、《文学小丛刊》(1939年一1948年1
《自由月刊》(1929年1月一4月)、《时代前》(1931年1月一7月)
《文学季刊》(1934年4期)、《文季月刊》(1936年6月一12月)
《文丛》(1937年一1939年)、《烽火》(1937年一1938年)
《文艺月报》(1953年一1956年)、《上海文学》(1960年一1963年)
《收获》(1957年一2005年)
作品风格
创作题材
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