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大洋洲(Oceania),面积最小的大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洋洲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

经纬度:跨南北两半球,从南纬47°到北纬30°,共跨纬度77°;横跨东西半球,从东经110°到西经160°,共跨经度90°。东西距离一万多千米,南北距离8000多千米。

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大洋洲土著居民的祖先最早来自东南亚地区。16世纪,欧洲人发现大洋洲时,土著居民尚处于新石器时代,其历史已有数千年。无文字可考的美拉尼西亚史前史,则可上溯至2万年前。澳大利亚曼戈湖地区的考古发掘表明,人类在大洋洲的生活史上溯至4万年以前。1512年,葡萄牙人航经新几内亚岛北部海岸。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作为西班牙海员率远征船队绕南美洲西行,探寻通往印度的航路,途经土阿莫土群岛、马克萨斯群岛和关岛等地,开辟了西班牙至菲律宾的通商航线。1526年,葡萄牙人梅内塞斯在由马来半岛至香料群岛(即马鲁古群岛)的航程中遇风,抵新几内亚岛西部海岸,见土著居民发多卷曲,遂以巴布亚(马来语意为卷发的人)称之。1542年,西班牙人自墨西哥远航菲律宾途中驶抵帛琉群岛。1545年,西班牙人沿新几内亚岛北岸航行,以当地居民与非洲几内亚人相似,乃命名为新几内亚。1567年,西班牙人门达尼亚·德·内拉由秘鲁率船队出发,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到达所罗门群岛。约30年后,门达尼亚·德·内拉再度远航太平洋,发现托克劳群岛、圣克鲁斯群岛等地。17世纪初,葡萄牙人P.费尔南德斯·德·基罗斯和西班牙人托雷斯,先后发现库克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间的托雷斯海峡。1642年荷兰人A.J.塔斯曼自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启航,途中发现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以及汤加群岛、斐济群岛中的一些岛屿。1699年,英国人W.丹皮尔远航太平洋,发现新几内亚岛附近一大岛,名之为新不列颠岛。1722年,荷兰人发现复活节岛、萨摩亚群岛。1768年,法国人路易斯·安托万·德·布干维尔发现所罗门群岛中的布干维尔岛(今属巴布亚新几内亚)。1768~1779年,英国人J.库克先后3次远航太平洋,除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外,发

现新喀里多尼亚岛、夏威夷群岛。

17世纪西班牙占领马里亚纳群岛。18世纪末~19世纪末,大洋洲的岛屿先后沦为殖民地。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统治。此后,欧洲人即在大洋洲搜求檀香木、珍珠及其他贵重物品。1828年,荷兰占领新几内亚岛西半部。1831年,英国占有皮特凯恩岛。1840年,新西兰沦为英国殖民地。与此同时,法国对后来称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些岛屿宣布进行保护。1853年,法国占有新喀里多尼亚岛。1872年,美国在萨摩亚群岛的帕果帕果设海军加煤站。1874年,英国控制了斐济,1877年,英国在斐济设立西太平洋高级专员公署,维护英在太平洋的利益。同时,英国宣布托克劳群岛、纽埃岛、科克群岛归英国保护。1884年,英国宣布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后称巴布亚)为英保护地,称英属新几内亚。同年,德国宣布占有新几内亚岛的东北部。1885年,荷兰划定新几内亚岛西半部与东半部的边界线。同年,德国占领马绍尔群岛。1886年,英占领吉尔伯特群岛,德国攫取所罗门群岛北部岛屿。1887年,皮特凯恩岛正式成为英国保护地。法国宣布瓦利斯群岛为其保护地。1888年,法将该保护地的范围扩及富图纳群岛。同年,德国吞并瑙鲁。1892年,英国将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的大部分划为保护地。1893年,所罗门群岛的南部岛屿成为英国保护地。1898年,美国占领西班牙在密克罗尼西亚的领地,取得关岛,吞并夏威夷。1899年,美国占据东萨摩亚,德国拥有西萨摩亚。同时,西班牙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卖与德国。1900年,英国将大洋岛划为保护地并宣布“保护”汤加。1906年,英、法两国撤销了1887年在新赫布里底群岛设立的联合海军委员会,宣布对该群岛实行共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洋洲殖民统治的格局随之改观。国际联盟决定,德国在美拉尼西亚的领地让与澳大利亚,西萨摩亚由新西兰接管。德国在密克罗尼西亚的殖民地则为日本占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先后占领了新几内亚的统一部分和所罗门群岛的大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大洋洲划定的势力范围再次发生变化。密克罗尼西亚由美国占领。

欧美殖民统治建立后,改变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欧洲白人移民及其后裔,主要是英国移民;大洋洲的土著人,有的已经灭绝,如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塔斯马尼亚人。由于土地被大量剥夺,许多土著居民被迫背井离乡出卖劳动。西方资本主义殖民者强制推行种植椰子、甘蔗等单一经济作物,打破了当地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制度。大洋洲原有的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如檀香木也被掠夺殆尽。

早在西班牙统治马里亚纳群岛时,查莫罗人就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随着殖民者在大洋洲殖民活动范围的扩大,19世纪60年代,新西兰爆发了毛利人反抗殖民者长达30年的战争(见毛利人起义)。在新喀里多尼亚发生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20世纪初期,密克罗尼西亚发生反对德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萨摩亚出现以“萨摩亚人的萨摩亚”为斗争口号的马乌运动(意即政治反对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都发生了反殖民统治的斗争。战后,大洋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些前殖民地经过长期地斗争相继取得政治上的独立,1962~1980年大洋洲有9个新的岛国诞生,即西萨摩亚(1962年1月),瑙鲁(1968年1月)、汤加(1970年6月)、斐济(1970年10月)、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年9月)、所罗门群岛(1978年 7月)、图瓦卢(1978年10月)、基里巴斯(1979年7月)、瓦努阿图(1980年7月)。加上20世纪初获得独立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有11个独立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是英联邦的成员国或联系国。此外,纽埃岛、马绍尔群岛、科克群岛、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这 5个领地已取得内部自治权。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尚未独立。夏威夷则成为美国的一个州(1959年)。

大洋洲已经独立的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均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的历史任务。在共同的目标下,他们组织了南太平洋论坛,成立了南太平洋经济合作局、南太平洋渔业局,实行区域性的合作,为了维护该国的自然资源,先后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同时,倡议设立南太平洋岛屿基金,成立南太平洋共同市场,开展南太平洋无核区运动。截至1982年,战后独立的九个岛国中,巴布亚新几内亚(1976年10月12日)、斐济(1975年11月5日)、西萨摩亚(1975年11月6日)、基里巴斯(1980年6月25日)、瓦努阿图(1982年3月26日)等已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