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长清旅游】长清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89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4处、市级14处。已开发和可供开发的有灵岩山、孝堂山、五峰山、莲台山、马山、大峰山、黄崖寨山、齐长城遗址、双乳山西汉济北国王陵等。1998年接待中外游客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
名胜古迹
灵岩寺坐落在县城东南31.5公里的灵岩山南坡上。始建于北魏,盛于唐宋,最盛时殿阁40余处,禅房500多间,僧侣500余人。经历代修葺增建,寺院主要建筑和古迹文物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辟支塔、积翠证明龛、墓塔林、五花殿石柱及唐代李邕书《灵岩寺颂碑》、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书《息庵禅师道行碑》等唐宋以来碑碣。寺内外有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等胜景,更有“镜池春晓” 、 “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奇观。早在唐代灵岩寺就是全国 “四大名刹”之首。千佛殿内40尊宋塑罗汉是中国泥塑遗存的艺术魂宝,清末学者梁启超于1922年7月亲笔写下“海内第一名塑” 碑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般舟殿和鲁班洞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文物发掘之一。灵岩寺现已被开发为集旅游、食宿、会议、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孝里铺南孝堂山上。山顶上建有一石屋,相传是汉代孝子郭巨的墓祠。孝堂山以此得名。此祠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始建年代不祥,从石祠内壁画风格分析其年代当在东汉之初。石祠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 室内东西长3.8米,南北进深2.13米。前正中用八角石柱分隔为二,在八角石柱与后墙之间置三角石梁,使祠成为两间。石室内北墙下横列东西向低矮石台1座,为供奉祭祀所用。石祠三面墙壁和三角石梁上,刻有精美的汉画。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山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处,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其建设肇始于秦,兴发于北魏,广拓于金元,繁荣于明。山上洞真观是江北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五峰山因有5个并列的秀丽山峰而得名,从西向东依次为聚仙(一称迎仙) 、望仙、会仙、志仙、群仙蜂。五峰绵亘错列,云绕峰巅,泉出石罅,环抱在绿树浓荫之中,宫、观、亭、台相互掩映,风景绝佳。有山内八景仙人台、七星泉、迎仙桥、更鸡桥、无影庙、青龙峪、白虎峪和清泠泉,山外八景青崖积翠、润玉七峰、明泉早照、凤山烟雨、 滚粟朝霞、鱼台钓月、杏堤春晓、薛岭牧樵。山上古建筑群遗址占地187万平方米,分南观、北观,庙宇多修在北观,后院向北有高达91级的石阶,上有月台。观内建筑有碧霞宫、真武殿、三元殿、龙神殿等,大部分在清代已倾圮。经多年开发建设,重现了道教圣地昔日的雄姿,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旅游格局。 1979年9月古建筑群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11月济南五峰山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莲台山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因山似佛座莲台而得名,又因汉代著名谋士娄敬隐居此山洞中,故又名为娄敬洞山。古时此山佛道两教并存,而以道教为盛。极盛时殿宇金碧辉煌,神象众多璀璨,香客络绎不绝。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十二月道观被官府查抄封禁,由此逐渐衰败。有幸保存至今的建筑有“莲台胜境”坊、三元宫、张仙祠、吕祖祠、玉皇殿、九圣堂、清静别墅、主佛殿等及匾额13块、碑文石刻21块。莲台山不仅文物古迹众多,而且有72古洞,著名的有娄敬洞、三清洞、八卦洞、火龙洞、 仙姑洞、朝阳洞、老君洞、王母洞、青龙洞、风洞、云洞。山林树木有33科,1 00余种,林木覆盖率达80%以上,有“江北第一天然植物园”之称。1993年莲台山风景区定名为“莲台山度假村”,由莲台山庄、莲台宾馆、康乐中心等组成,实属休闲、度假之“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