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著名人物
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相公庄镇房庄人。18岁举进士。唐兵入关中,归秦王李世民,协肋李世民筹谋统一,取得帝位。太宗即位,封为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他与杜如晦同为唐太宗重辅佐,“房谋杜断”传为佳话。贞观十七年(643年) 太宗下令画24功臣像于凌烟阁,其中即有房玄龄。后封梁国公。与褚遂良重撰《晋书》,修订《唐律》。
杜伏威(597~624年)相公庄镇河滩村人。隋末与辅公在长白山领导农民起义军攻城略地, 杀暴安良, 动摇了隋王朝的统治。唐王朝建立后被封为吴王。武德六年 (623年)入朝,留辅公居守。辅公在丹阳(今南京)起兵反唐,李世民派大军镇压。杜伏威于武德七年(624年)二月被朝廷用药酒毒死。
李格非(1045~1106)字文叔,明水镇廉坡人,北宋文学家,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进士出身,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入补太学录,转博士。绍圣时,通判广信军(今河北徐水),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终宦提点京都刑狱。擅写诗文,曾得苏轼指点。著作《洛阳名园记》1卷尚存。
李清照(约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格非之女。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夫妇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考证鉴别。金兵入踞中原,流落江南。赵明诚病死,远走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依弟,晚景凄凉。清照多才多艺,工诗文,善丹青,词的成就尤高。所作词,造语新奇,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以寻常语句入词,情致婉然,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论词强调协音律,崇尚典雅,提出“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作诗文之法填词。诗作留存不多,传世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慷慨激昂, 情见乎辞, 与词风迥然不同。《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存,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清初,“一代文宗”王士,称李清照为 “婉约”之宗。
李开先(1502~1568)字柏华,号中麓,埠村镇东鹅庄人。明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因抨击朝政,罢官家居近30年。以诗文、散曲见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喜藏书,作品有传奇《宝剑记》、院本《园林午梦》、诗文集《闲居集》和《词谑》等。还评述过一些散曲和杂剧曲文,辑录了部分明代戏曲史料。 解放后辑有《李开先集》。其墓在埠村镇东鹅庄南500米处,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洛川(1851~1939)名继笙,旧军村人,著名民族商业资本家。他所经营的瑞蚨祥、泉祥等商号,遍布京、津、沪、济、青、烟等大中城市。1934年鼎盛时期,在各地设有分号24家,从业人员1000余名,仅上海一地即有流动资金1000余万元。
高亦吾(1881~1941)绣惠镇西关人。1907年考入山东高等学堂。因闹学潮和带头剪辫子,遭清政府通缉,被迫逃亡奉天(今沈阳市)。母、妻均牵连入狱。1910年在奉天、东关高等模范学堂教史地。时,13岁的周恩来跟高亦吾读书,颇受其爱国思想熏陶。1919年为北京京兆尹公署科员,参加过营救周恩来活动。“七七事变”后隐居济南。1941年病故。
郭恒祥(1894~1929)埠西村人。少年时曾下煤窑。后经人介绍到青岛四方机车厂当钳工,1923年1月,被推举为四方机车厂工人群众团体“圣诞会”会长。1924年2月,出席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当选“铁总”副委员长。同年,经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组织贫民会, 在埠村一带发展会员2000多人, 打击了反动势力。1 928年11月任中共章丘特支书记。1929年1月9日遇难。